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

電腦作業-CPU(2)

上一篇只講了一些


這裡要再介紹主要的


我這次要介紹的是AMD 的 Athlon 64 x 2


Athlon 64 X2
中央處理器
製造日期:2005年
廠商:GlobalFoundries
處理器速度:1.0 GHz 到3.2 GHz
製程:
(MOSFET通道長度)
90nm µm 到65nm µm
指令集架構:MMX, SSE, SSE2, SSE3, x86-64, 3DNow!
微架構:AMD K8 (recent models are also using the K10)
Socket 939, Socket AM2









Athlon 64 X2雙核心處理器 (S939)
Athlon 64 X2」是AMD設計的首款桌面級雙核心處理器,腳位有Socket 939AM2,於2005年5月首次推出。首批產品採用90奈米SOI製程,其後也開始推出代號 Brisbane 的65奈米產品,並於2006年12月發售,全數產品均支援SSE3指令集。處理器內建了兩顆Athlon 64核心,兩個核心可以透過 System Request Queue 互相溝通。Intel Pentium D 的兩個核心溝通必須透過FSB,繞過北橋方能;換言之,這會增加FSB的負擔,減低系統性能。相比之下,由於Athlon 64 X2有專屬通道,系統性能比Pentium D高,但售價較貴。
與單核心的Athlon64比較,這款雙核產品擁有更多的電晶體,因此晶圓需使用更複雜的製程,期間必須有更大面積的為無損,使其產量不及單核產品,因此售價也會比單核產品昂貴。
由於Athlon X2對外連接是HyperTransport,與Athlon 64一樣;所以使用腳位為Socket 939或SocketAM2的單核心Athlon 64的用戶,只要更新主機板BIOS,即可直接升級為Athlon 64 X2。這一點比Intel優勝。
早期的Athlon X2處理器是有2 x 512 KB及2 x 1024 KB兩種L2快取記憶體版本的,及至2006年中AMD宣佈停產2 x 1024 KB L2的Athlon X2。
另有更低階的X2 3600+型號,時脈與3800+相同,但L2被減為2 x 256 KB。這款產品最早是提供OEM廠商使用的,後來為應對Intel Core 2上市,AMD也於2006年7月至8月發行AM2版本的3600+,與Intel的Pentium D 915/925競爭。
AMD於2006年12月發售65nm產品,代號Brisbane,產品仍舊使用K8微架構,而使用K10微架構的新產品預計會於2007年中推出。另外在2007年6月推出的Brisbane 45W BE省電版本的雙核處理器中,新品改稱為「Athlon X2」,去掉了 "64" 字樣,並使用全新型號,原有的4000+及4400+另外推出型號為BE-2350及BE-2400省電型處理器。[1][2]
部份雙核產品型號屬Black Edition 黑盒版本,它們與普通版的分別在於不鎖倍頻,用家可自由調整倍頻,發揮其極限性能。現有的Athlon X2系列的Black Edition型號有 90 nm F3步進值的6400+處理器及 65 nm G2步進值的5400+、5000+處理器。






資料來源:wiki

1 則留言:

  1. http://ctsh9911401.blogspot.com/2010/09/blog-post_25.html

    解答了 關於超連結

    回覆刪除